救死扶伤 大爱无疆
时间:2014-01-03 点击: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个月(5月2日至5月31日)的地震灾区医疗卫生援建工作转瞬即逝,期间我和广安卫生应急医疗队员一起克服余震不断、暴雨不断、水土不服、山体坍塌、交通堵塞、泥石流隐患等重重困难,加班加做了大量的医疗工作。全队门诊人次已经超过1000人次,手术超过30人次,抢救危重病人超过 20人次。

一、幸运降临,喜极而泣

2013420802分,雅安芦山发生7.0级大地震后。按照四川省卫生厅的统一部署,广安市卫生局安排了为期6个月的雅安市芦山县太平镇对口医疗支援工作。邻水县卫生局和我院领导高度重视,积极响应“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号召,他们根据上级组织的安排。确定了我去雅安芦山地震灾区参加抗震救灾。为此,我荣幸地成为了广安市第一批卫生应急医疗对口支援队13名队员中的一员,当时真的激动极了。

 

 

二、健全机构,分工合作

52日,我们从广安出发,夜晚宿住芦山县疾控中心新建板房,日一早,全体队员顾不上吃早餐,急速赶赴芦山县太平镇。到达灾区后,与先前驻太平镇的雅安疾控应急队及双流县的医护人员进行简短交接后,全体队员不顾疲劳,立即搬卸医疗器械,搭建帐篷。安顿好临时住所后,他们向太平镇政府及卫生院详细了解了当地受灾情况和卫生资源情况,立即拟定了4.20芦山地震灾后重建广安卫生应急队首批驻芦山县太平镇人员工作方案,成立了卫生医疗、防疫、监督、技术专家和驻乡巡村工作5个工作小组。

三、积极工作,成效显著

我把自己对芦山人民的赤诚和优质的医疗服务留在了太平镇,为芦山县太平镇人民的生命健康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在芦山县太平镇对口援建期间,作为神经外科医生的我,积极投入抗震救灾工作。每天承受着余震不断、水土不服、白天热死晚上咬死潮湿天气,蚊虫叮咬的煎熬,时常冒着大雨、山体坍塌、交通堵塞、泥石流隐患等下村庄为老百姓治伤看病,但是我始终以“抗震救灾,救死扶伤”为主题,认真对待每一位患者,把病人当成亲人,仔细诊察病情,然后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对症下药,使他们获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在做好救死扶伤的同时,还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积极与当地医生讨论临床病例及总结临床经验,通过各种灵活的方式将自己的医疗技术和多年的实践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当地的医生。一个月来,我亲自参与抢救急危重症患者3例,组织当地外科医生观看卫生部标准手术录像2次,提高了当地医生的诊疗操作规范性和熟练程度。通过病例讨论、座谈等形式,把最新的前沿信息传授给大家,极大地加强了外科建设和专业人才的培养。

在灾区的一个月时间里,们用浓浓的真情和默默的坚持,将小小的帐篷变成了老乡们信任的医疗点,并受到当地政府和卫生院的一致好评,得到了老百姓的高度赞扬。临走时,在5月29日芦山县太平镇大河村赠送我一面写有“大爱无疆、救死扶伤”锦旗。这是大河村对我工作的鼓励,也是鞭策在这次参加对口援建工作,使我的爱心得到升华,个人能力得到体现。同时也还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还要继续努力,学好专业技术,不断提高,不断进步,好进一步展示我们自己的实力,为我院在“实现伟大中国梦,谱写医院建设发展新篇章”做出新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