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 林 小 人 物
时间:2012-09-11 点击:

 

 

您一定从各种媒体上知晓过南丁格尔誓言下的白衣天使,也一定听过许许多多医学专家教授的先进事迹,但我今天想给您讲的,是这样一位青春战士——一名战斗在基层医院一线的女住院医师。或许您还不知道,作为这样一个杏林里的小人物,她将要付出怎样的时间、精力和热情,让我给您娓娓道来。 

车明湘医生,工作8年,在儿科住院医师岗位上工作多年。这位看起来非常柔弱的女医生,工作起来却带着十足的泼辣劲,做事干净利落,处理细节更是周密严谨。 

有一次她值班,白天收治了六个住院患儿,三个肺炎、两个腹泻还有一个急性肾炎,其中一个腹泻患儿是重度脱水。她积极为患儿治疗,定期观察他们的病情变化,与患儿家长沟通注意事项。尤其是重度脱水的那名患儿,她无数次的查看病情,丝毫不敢放松警惕。一直忙到凌晨一点多,几名患儿的病情终于稳定了。她回到值班室刚准备休息,电话铃声尖锐的响起:产科一名新生儿情况危急!她急忙赶到妇产科,产妇羊水粪染,加上路途远耽搁了时间,造成胎儿宫内缺氧,现新生儿窒息,产科已清理了呼吸道,但Apgar评分仍只有2分,她立即为患儿实施心肺复苏,半分钟后,患儿心率仍小于80/分,她又立即给予肾上腺素……经过半个小时的抢救,患儿终于脱险,转至儿科。到了儿科,她立即给予患儿保温给氧等处理,直至凌晨四点多,她再次查看了病房里的其他病人,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再次回值班室休息。

其实值班的时候这样的情况对于她简直是家常便饭,她常常说:“孩子是很特殊的一类病人,他们有的太小不会说话,即使会说话也常常不能表达清楚,病情变化也因此而更隐蔽,加上检查时的不配合,诊治就更困难了。所以,作为儿科医生,我们查体要更全面更仔细,观察要更勤密更入微。每个孩子都是妈妈的宝贝,我不怕患儿的父母因为太紧张而屡次叫醒我,怕的是深夜的时候患儿病情恶化我们没有观察到,而患儿父母也未察觉,那样孩子就太危险了。” 

当然,工作也有让她心痛无奈的时候。国庆节的一天凌晨,她收治了一位腹泻患儿,其父亲是个独臂残疾人,孩子病得很严重了才送来,却无钱交住院费用。患儿10个月大了却只有4千克重,一看就是营养不良,她没有犹豫立即采取了补液等措施。进一步观察患儿情况,她发现患儿哭得很厉害,凭她几年来的临床经验,一般的腹泻患儿不会这样子哭,她马上怀疑该患儿的腹泻可能已经引起了肠套叠或者肠梗阻。她立即带患儿作了腹部平片检查,果然是肠套叠。请外科会诊,结论是患儿太小,我们达不到手术水平。她急了,赶忙找来家长,劝他们转院,患儿父亲一听愣了,喃喃的说了句“我去想想办法”,便一去不复返。她想:患儿的家人放弃了但我是医生我不能放弃!接下来,她以医院现有的条件继续为患儿治疗,灌肠、输液……她值了24小时班早就应该下班了,却一直和值班医生一起抢救这名患儿,直至下午6点,患儿呼吸心跳停止,她继续抢救了半小时,最终无力的瘫坐在患儿的床旁。更令人心痛的是,原来患儿的其他家属一直在医院不引人注意的地方待着,患儿刚宣布死亡,他们就打电话叫来患儿的父亲一起来找她,说孩子死在医院要她负责,她愤怒,更无比心痛,眼泪在眼里打转。 

事后讲起这件事,我问她失望吗?她说:“说一点都不失望是骗人的,可是我对得起自己的职业,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这就够了。况且,这样的父母毕竟很少很少,而且那位父亲是个贫穷的残疾人,我不会计较的。选择了这样一份职业,也就选择了一种职业信心,我不会忘记我的初衷,更不会忘记自己的誓言,我会一直一直坚持、一直一直往前走的。”她还说:她的孩子也四岁了,她不仅要作为妈妈爱护自己的孩子,更要作为医生救治所有来就诊的孩子。孩子打针会哭,吃药要哄,治疗断断续续往往使病情延误或一直未痊愈。她为了能让生病的孩子乖乖吃药,几乎尝遍了儿科所有的口服药,看哪种药口味更容易令孩子接受。

 儿科一直是我院医生比较缺乏而又很重要的科室,她往往每34天就要值一个24小时班,不值班的时候还可能深夜出120急诊。加上每天必须的查房以及日常的门诊、医患沟通、病历书写、软件资料整理等,她每周的工作时间几乎都超过了70小时,很少有休息时间。她没能好好的照顾孩子,甚至不能照顾同为医生、同样辛苦的丈夫。然而,她没有半句怨言,仍旧积极认真的投入工作。 

八年来,她一步一步的成长,慢慢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医务工作者,一名日渐成熟的儿科医生。今年她已经通过了儿科主治医师的资格考试,明年她就不再是住院医师了,但她说,临床经验是书本上学不到的,是从做住院医师开始一点一点的积累的。同时,医生是不断学习的一个职业,医学更是一门不断积累不断更新的学科,即使是主治医师了,专业知识的学习仍不能放松。

 这就是战斗在医疗卫生工作战线上众多住院医生中普普通通的一员,她代表的是一类人。他们或许没有很丰富的临床经验,没有高年资医师的享誉盛名,更没有任何的头衔,但是,他们对专业的执着追求、对学术的精益求精、对病人无微不至的关怀以及他们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信念,都深深令我感动。他们将青春热血激昂的交给希波克拉底誓言,并执着的以一生作为期限。也许,他们不比费长房的悬壶济世、董奉的杏林春满;又或许,他们不是再世华佗,也谈不上扁鹊第二。但是,他们的专业精神、职业操守,他们的自强不息、勇于奉献,他们医者仁心的胸怀,无不令人钦佩。称赞她们是“巾帼无名,建功有实”——我想,您一定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