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医者之心 扬创新之帆——记邻水县人民医院陈中安同志
时间:2012-09-10 点击:

2012年广安市十一五“十大创新人物”陈中安

 

         陈中安,男,生于1966年10月,大学本科,副主任医师。广安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广安市医学会放射专委会委员, 广安市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库成员。先后荣获邻水县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和广安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2007年、2009年被中共邻水县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12年荣获广安市十一五“十大创新人物”称号。

 

他曾经说过:与健康同行事业重如山。于是,他背负着医者和医院管理者这两重山不闻风雨默默前行。他还说:虽然船停泊在港口最安全,不出海探索便没有沉船,但疾病这无情风浪的发生发展由不得我们只满足于既有技术固步不前。于是,他扬起创新之帆,在医学与医院管理上不断探索。

 

陈中安,邻水县人民医院副院长,一位睿智、诚实、儒雅的中年人,正是他不满足于只学习前辈的经验而一次次的探索钻研,为病人排忧解难;也正是他用睿智的头脑深入研究管理上的问题根源,而开创了邻水县医院的质量管理理念。

 

1987年,陈中安毕业分配到邻水县人民医院从事放射工作,踏入邻水县人民医院的第一天他便清楚的明白:他把自己交予了“健康所系,生命相托”的誓言,并将会以一生为期限。于是,除了回宿舍洗衣服,他所有的时间都泡在科室,与书为伴。一年又一年,他的影像诊断技术愈来愈纯熟,更在一些临床医生拿不准的病例上给了关键性的意见。这样的经年累月,慢慢的他总是能发现患者所拍影像中的细微异常改变,这些技术的积累也为他以后的技术创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98年的一天,一位上腹疼痛的弱质老人到医院就诊,B超提示可能是胆囊癌,但综合临床表现后经治医生仍觉得不能下结论,于是打电话给他要他想想办法,看做CT平扫能不能协诊。检查后他发现由于影像信息量少,不能作出定性诊断,正确诊疗出现了阻碍。而病人身体状况十分糟糕,没有确诊只能做对症处理。想着病人年老的身体却承受着重度疼痛的折磨,陈中安茶饭不思,整天想的就是怎样为老人做出正确的诊断。这天晚上他查找了相关资料,回顾了胆囊部位的各种检查方法后仍无进展。凌晨两点了,躺在床上的他怎么也睡不着,忽然一个想法窜入脑海:常规检查行不通,能不能打破常规?他立即赶到CT室,尝试把常规X线的口服胆囊造影与CT相结合,开始精密配制各种浓度的碘番酸2%NaOH溶液,再把该溶液进行CT扫描,然后测CT值。经过几天不眠不休,他把精密测试得出的一系列数据加以综合分析,终于得出了口服1.5g碘番酸能明显增加胆囊部位的信息量的结论。正是凭借自己丰富的理论知识、优秀的实践能力以及突破创新的思维,他获得了成功!之后通过数十例病人的临床应用,这一创新检查诊断方法简单易行,结果可靠,风险小,病人费用低,并可部分替代MRI检查,在胆囊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有独特的应用价值。他把这一实践成果进行科学总结,撰写了《口服胆囊造影CT对胆囊占位性病变论断的临床应用》,为鉴别胆囊占位性病变提供了影像学基础。该文不仅被《中国现代临床医学与预防医学》收录,而且被邻水县人民政府评为科技进步一等奖。

 

此后,他又成功创新开展了椎管造影CT检查,撰写出的《椎管造影CT的临床应用》论文被《中国医药指南》收录推广。

 

2002年,陈中安任医务科科长兼CT室主任。走上管理岗位的他,又开始了管理路的探索。身为医务科长,他认识到如何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是医务科工作的重点。他重视环节质量,建立了持续改进评价系统。他积极考察周边县级医院及一些三甲医院的医疗质量管理,同时参阅了大量的相关资料,并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尝试新的管理方法。2005年,他大胆将ISO9000族质量管理体系引入医院医疗质量管理,探索、制定了系统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用于医院医疗质量管理,提高了医院质量管理水平,保障了医疗安全。同时提高了医院的两个效益,医疗业务收入年增长800万元。由此总结的《ISO9000族质量管理体系在医疗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荣获广安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

 

同时他协助放射科介入工作,积极引进介入新技术,探索了一套微创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和经济负担。《经皮腰椎间盘摘除术(PLD)的临床应用》荣获广安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

 

2009年,陈中安任邻水县人民医院业务副院长,主管医院医疗业务工作。这一年,正是邻水县人民医院接受国家二级甲等综合医院评审工作的一年。一方面,他重点抓医疗护理质量,开展技能竞赛、120出诊演练等活动;另一方面,他强调医疗服务质量,开展服务明星评选活动。评审工作前的几个月里,他几乎天天加班到深夜,不仅完善了各项工作流程及管理软件,主编了《邻水县人民医院工作制度和岗位职责汇编》、《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还提出了分级管理的概念。

 

他提出:医院要发展,硬件是基础,软件是关键。硬件是什么?硬件是先进的设备,优异的环境;软件是什么?软件是高超的医术,良好的素质,是医院的形象和品牌。硬件和软件,是一个医院赖以生存的两大利器。因此,他尤其注重人才培养,2009年到2011年间他派出进修的专业技术人员达六七十人之多。 

 

大家常说创新难,可陈中安却说:可以创新的东西、能够创新的机会随时随地都有,医学创新的关键在于钻研探索,管理创新的关键在于发现思考先要想到,然后做到。作为医者和医院管理者,他敢于质疑敢于尝试,以苦为荣,无私奉献。他说:一项新的医疗技术成功了,万千的病人受益,一种新的医院管理理念成功了,全邻水上百万的百姓受益,不管怎样,付出都是值得的。行之苟有恒,久久有芬芳。陈中安就是这样一个有着医者仁心、胸怀邻水百姓的创新人物,我们有理由期待他的又一番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