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5日,我院投资960万元采购的县内最高场强的核磁共振成像系统(0.5T MRI)在新门诊医技住院大楼二楼安装调试完毕,正式投入临床使用。
核磁共振(MRI)的基本原理是将人体置于特殊的磁场中,用无线电射频脉冲激发人体内氢原子核,引起氢原子核共振,并吸收能量。在停业射频脉冲后,氢原子核按特定频率发射出电信号,并将吸收的能量释放出来,被体外的接受器收录,经电子计算机处理获得图像。核磁共振的最大优点是它是目前少有的对人体没有任何伤害的安全、快速、准确的临床诊断方法。在神经系统方面和五官科检查方面,MRI有着较好的效果,尤其在脑血管、脑干与后颅窝病变、变性疾患,特别是脊髓疾患方面比常规检查更胜一筹。除中枢神经系统以外,MRI对全身各系统病变的诊断价值日益注目:男性盆腔病变如恶性肿瘤的分期诊断,女性盆腔病变如月经周期的病理变化。肌肉、关节、纵膈、大血管、脂肪、淋巴结、肝脏、脾脏、腹膜后脏器的病变,尤其是肿瘤的病理改变,MRI能清楚显示。急性心肌梗塞区、心梗后的室壁瘤,肥厚性心肌瘤,先天性的心脏病损等在MRI上均能一览无余。特别值得一提的是,MRI对大血管病变及关节内部病变的显示,是普通16排以下CT所不能比拟的。
目前我院核磁共振室有五名经验丰富的医师,均经过核磁共振(MRI)专科进修培训,有上岗证。
我院核磁共振检查的开展势必会为临床诊疗工作带来巨大的助力,将会为全县广大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